关爱老人情暖夕阳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1997年,哈市先于国家两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7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04.2万人,占总人口的22.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4.8个和3.3个百分点,并且未来人口老龄化还将呈加速发展趋势。此外,全市空巢老人已经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50%以上,高龄、空巢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并应采取强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是指各级政府依托社会力量,为居家的困难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解决基本生存和生活问题的一种公共服务形式,是我市发展社区服务、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08年至今,此项工作在我市已开展10年。

多年来,市政协先后就“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等进行深入调研、开展议政协商,为助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一步开展作出积极贡献。今年,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报告》建议:应全面规划设计养老服务工作发展规划,完善法规和政策体系,建立分类分层次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确保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投入到位,统一归口各部门购买养老服务政策,完善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机制;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调研,公开购买服务具体项目和内容、规范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流程,引入专业评估机构、行业管理组织和专家等第三方力量,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发展现状

连续四年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标准进行提标扩面

“十二五”期间,市政府紧紧围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多种形式并存,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大财力投入,大力推动全市养老事业发展;2008年,在全市开展了“以老年人需求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的政府购买服务实践,每年通过政府预算,以招标方式向公益性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扶持和引导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

强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顶层设计

我市印发了《关于制定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实施意见》和《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落实了《哈尔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出台了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老年人宜居社区建设、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指导意见,以及关于试点资金的使用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提标扩面等文件。

初步形成为特定老年群体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

2008年,我市出台《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规定居住且户籍在本市城区的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家庭月人均收入在490元以下的独居老人可享受每人每月1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2011年,我市出台《关于在全市郊区农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将城区农村享受低保待遇70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及重度残疾的独居老年人纳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范围,服务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

自2011年起,我市已连续四年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标准进行提标扩面,并于今年7月1日起再次提标扩面。截至目前,居住且户籍在本市市区的4000余名65周岁以上的城乡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及重度残疾的独居老年人享受到政府每人每月2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2008年至2017年的10年间,市财政共安排资金2200余万元,向社会组织购买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急等居家养老服务。

积极培育助老服务社会组织

为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慈善、养老等社区公益服务,市民政局于2015年出台相关文件,实行社区服务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目前,全市参与养老服务的组织及企业有600多家(包括养老机构),其中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有60余家,居家养老服务产品覆盖六大类50多个品种,受益老人达到50万人。

严格规范居家养老服务行为

2017年,市民政局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编制出台《哈尔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暂行)》,规范了行业服务标准,使社会组织、助老服务企业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同时,为了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尝试依托社区、引进专业化社会组织(或企业)开展养老服务。2017年,我市投入100万元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承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制发了《哈尔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评定条件》,作为申报项目资金的基础要件。顶顶、寿之源、福寿阁等一批专业助老服务组织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得到广泛认可。

全面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

通过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我市逐步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政府为牵引,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参与运营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框架。通过培育一批专业服务组织、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社会组织、推出一批可持续可复制的居家和社区养老典型经验,我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基本实现了在保障全市基本养老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专业化、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存在问题

工作力量不足、城乡发展不均衡

尽管我市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相比,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

基层工作力量不足

基层管理机构设置缺位,造成多科室既管也不管现象,有的区、县(市)甚至没有专门科(股)室、专门人员,经常是一项养老工作涉及区、县(市)低保、救济、社区建设、老龄等多个科(股)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推进。人员流动性大,业务能力难保证,由于实行代管方式,人员不固定、变动快,造成了政策落实有不到位的地方。社区工作人员少,老年人基础信息系统尚未发挥作用,部分社区工作人员一年只能录入13万多人的信息,与全市200万老年人口数量相比,工作进展缓慢。基层政府部门对人口老龄化认识不足,很多街道和社区观念陈旧,不想引进社会组织开展为老服务。

扶持政策力度不够

财政投入不足,资金投入总额与老年人口数量相比明显偏小,特殊困难老年人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标准还不高。税费减免政策不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特别是小微企业,能够享受的优惠政策面还比较窄,优惠力度还不大。政府为居家老人购买服务的政策呈现“碎片化”,不便于养老服务的办理,不利于养老服务的购买及监管。

展会新闻

参观登记

参展登记

联系我们:

联  系  人:孟先生13922185119

媒体合作:16602085825 

传       真:020-32641039          

网       址: www.gzlnkfz.com